牙周病症狀是什麼?口腔疾病介紹

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結果發現,世界上有70%的人有口腔疾病,為了提醒人們愛護牙齒,把每年的9月20日定為“國際愛牙日”。所謂“民以食為天”,擁有一副健康的牙齒尤為重要。

口腔健康是人體健康的一面鏡子,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口腔健康使人充分咀嚼,享受美味佳餚;口腔健康使人口齒清晰,盡情表達自己的意願;口腔健康使人增強自信,在社會的舞台上充分展現自我;口腔健康還能避免及減少“病灶感染”,降低糖尿病、心臟病、胃病、新生兒體重等病症的發生。健康的口腔標準是牙齒清潔,色澤美白,沒有蛀牙,牙齦健康,口氣清醒。但是,根據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目前我國口腔不健康狀態相當嚴重,平均每5人就有1人患有蛀牙。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相信很多人都受過牙疼的困擾,但對於口內疾病大家都真的了解了嗎?

認識口腔疾病種類

牙齒是口腔裡很重要的構造,它可幫助我們咀嚼食物、保持臉型的美觀及發音方面的輔助,一旦有問題產生時,會造成日常生活很大的困擾,一般常見的疾病包括有唇皰疹、齲齒、牙周病、牙結石、牙齦發炎及咬合不正等,以下就分別說明:

唇皰疹(單純皰疹)

唇疱疹是在嘴唇上和嘴唇周圍出現的小水泡,裏面充滿了液體,也稱爲發熱性疱疹。突發於嘴唇、鼻下或下顎附近,由單純皰疹病毒1型引起。患上後很可能再次復發。傳染性極強,從第一次感覺到症狀(如嘴唇發癢或刺痛)到完全康復,都能傳染他人。

唇皰疹通常為紅色、黃色或灰白色,一般在1~2周內自愈。口腔醫師可以在爆發前幾天開一些抗病毒藥物,促進痊癒。一些非處方藥有助於緩解皰疹引起的疼痛、瘙癢和燒灼感。

齲齒

牙齒中的有機質含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過了35歲以後。而牙齒中無機質含量卻隨著年齡而逐漸增加,使牙齒變得脆弱。牙釉質本身又是硬而脆的組織,如果咬過硬的食物或用力撕咬東西,牙齒就會出現裂痕,導致斷裂。

如果經常嚼一些堅硬的食物,像堅果或冰塊,磨牙或嘴部穿刺,那麼牙齒斷裂的風險將升高。如果牙齒缺損的量較多,還可能會感到疼痛。用舌頭沿著牙齒舔一圈,可能會發現牙齒邊緣粗糙。

如果發生上述情況,記得看醫生。小的缺損可以處理得比較平滑,大的缺損可以用與牙齒顏色相近的充填物,貼面或牙冠來幫助修復牙齒,重塑微笑。

牙齒斷裂

齲齒就是所謂的「蛀牙」,齲齒的發生最主要是口腔清潔做的不夠,牙齒有缺陷的或刷牙方面不正確或過度摩損等,當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殘渣停留在牙齒表面,再加上口腔的牙菌斑作用之後,會產生酸性物質而造成牙齒慢慢的溶解,以致於形成蛀牙,最主要的防制就是口腔清潔一定要做的正確徹底。

當可能患有齲齒:牙痛、食物嵌塞、舌頭感覺到牙齒粗糙、吃冷或甜食時感到疼痛。根據齲齒的嚴重程度,可以採用充填、牙冠修復或根管治療。當蛀牙非常嚴重時,若未經治療,可能摧毀牙齒並破壞牙齒中心部位細緻的神經,而造成膿瘍,在牙根尖端形成一塊發炎區域,如此就只能進行根管治療、手術或拔牙了。

為了減少罹患齲齒的風險,應每天刷牙兩次,使用牙線一次,使用含氟牙膏,遠離含糖的食物和飲料,定期看口腔醫生。

磨牙

磨牙最有可能發生在睡覺的時候,但是如果你感覺緊張、有壓力,新的充填體或牙冠高於其餘牙齒,或者咬合異常,則隨時可能發生。

長時間磨牙後,牙齒表面會被磨損。還可能出現牙痛、頭部或耳朵隱痛、下顎疼痛【顳下顎關節(TMJ)疼痛等】。牙冠外層覆蓋的白色釉質被磨掉後,牙齒可能會顯得更黃。

口腔醫師定製的防護牙托,可以在睡眠時保護牙齒,矯正咬合問題。如果磨牙是由壓力引起的,可找到一種放鬆的方法。例如冥想、心理諮詢和運動可以幫助減輕壓力和焦慮(以及磨牙的可能性)。

牙齦炎

牙齦炎是牙周病的最早階段,是由牙菌斑引起的牙齒周圍組織感染。如果患有牙齦炎,牙齦會變得紅、腫、易出血,還可能會有口臭。牙周疾病通常是不痛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患病。

如果偷懶不刷牙、不使用牙線、吸菸、牙齒不齊很難清潔、懷孕、有糖尿病或服用某些藥物,則更可能患牙周病。在其早期階段,牙周疾病是可逆的,牙齦可通過口腔醫生的專業清洗、日常刷牙和使用牙線而恢復健康。

牙周炎

牙周病的產生最主要是造成牙齦週邊的持續發炎,主因還是在牙菌斑與食物殘渣的交互作用所產生,若牙齦持續發炎伸入到深沉的牙齒週邊的組織會使得牙齒容易脫落,雖然牙周炎早期階段可以逆轉,但拖著不治療的時間越長,損害可能越永久。雖然牙周炎平常可能感覺不到,但一旦發生膿腫,通常會非常疼痛。

牙周炎的症狀包括出血、牙齦腫脹、持續性口臭或口味差,恆牙鬆動以及咬合改變。隨著牙齦和牙槽骨萎縮,牙齒可能會看起來更長。

鵝口瘡

鵝口瘡是一種真菌感染,看起來像口腔中的白色薄膜。如果患有影響免疫系統的疾病,則患鵝口瘡的可能性更大,包括HIV感染/愛滋病、癌症以及使用類固醇藥物治療哮喘等。未治療或未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也易感染,因為唾液中的糖會促進真菌生長。鵝口瘡在戴假牙的人中也很常見。

如果出現鵝口瘡症狀,馬上看口腔醫生。醫生通過刮拭確診後,可以通過一些藥物來清除它。

牙齒變暗、發黑

牙齒受到外傷後顏色改變可能有兩點原因:
(1)保護神經
(2)神經已經死了。

如果是保護神經,牙齒可能比鄰牙看起來暗一點。如果像挫傷一樣改變顏色(從粉紅到灰白),意味著牙齒很有可能死亡,可能需要根管治療後牙冠修復治療。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拔除牙齒。如果是乳牙,可以不用管,直到脫落。

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是出現在嘴唇、喉後或舌底小範圍的、白色或灰色的潰瘍,邊緣呈現紅色。潰瘍的確切病因不清楚,有些人認為,免疫系統問題、細菌或病毒可能起作用。女性更易發生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沒有傳染性,通常1~2周後自愈。非處方藥膏和漱口水可以暫時緩解。在痊癒前,遠離熱、辛辣或酸性的食物,因為這些可能會刺激潰瘍。

牙結石

牙結石的產生是口腔清潔沒有做完全,使一些無機鹽沉積在牙齒上,剛形成時是軟的,隨著時間才會變硬,這時外來物會刺激牙周組織或壓迫牙齦影響血液循環,時間一久會造成牙齦的萎縮,不處理的話會使得牙周組織破壞讓牙齒脫落。

咬合不正

就是齒列排列不整齊會造成暴牙,前後咬合不正、牙齒擁擠或牙齒產生間隙等,由於齒列的不整齊也容易產生其他牙齒的疾病或造成外觀的影響,在適當年齡找專科醫師可做齒顎的矯正。

口腔可以反映健康狀況?

口腔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健康狀況,你相信嗎?好的牙醫通過觀察口腔就能知道你是否得病,得什麼病。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從口腔可以發現哪些疾病吧!

糖尿病:唾液量少於正常人

美國普通牙科學會的發言人奇其·邁內克博士認為:口乾是糖尿病症狀的一個隱藏跡象,但大多數病人沒有注意到這種口渴的感覺,直到他們的唾液分泌量減半。訓練有素的牙醫能更早地識別出口乾症狀。如果有慢性口臭和當口腔受到切割傷或燒傷後,傷口癒合緩慢時,也要引起高度警惕。

胃酸反流:牙齒底部受到磨蝕

任何PH值低於5.5的物質都會溶解牙釉質,而胃酸的PH值低達1.5,很容易對潔白的牙齒造成損傷。據近期發表在《國際口腔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有約1/4的慢性胃酸反流患者存在牙齒被磨蝕的情況,這些患者有時並不伴有燒心或其他明顯的症狀。

節段性腸炎:牙齦上有腫塊

牙齦上有腫塊,看上去就像是鵝卵石。這是因為影響節段性腸炎患者腸道的相同炎症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口腔健康狀況,造成這種典型的症狀。因為這些腫塊並不疼痛,所以在牙醫發現它們之前,你甚至可能不會注意到這些腫塊。更為重要的是,據近期發表在《牙科實踐雜誌》上的一項文獻回顧顯示:復發性口腔潰瘍也預示著節段性腸炎或其他類型的炎症性腸病。

心臟病:常刷牙卻仍患牙齦或牙周疾病

如果一個年輕人經常刷牙,但還是患有牙齦或牙周疾病,那麼牙醫就有可能判定這個人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隱患。牙齦腫脹、發紅、出血,再加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如超重和家族病史),就足以引起高度警惕了。

成長時期該如何預防牙齒疾病

兒童與青少年期

由於乳牙自潔作用和抗齲能力差的結構特點,加上不能很好地刷牙,食物、軟垢易滯留於牙面上,6~8歲是人生第一個患齲高峰期。乳牙嚴重齲壞或過早脫落,會使恆牙排列不整齊,甚至影響繼位恆牙的發育,需透過齒顎矯正治療。

中小學生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因先天的遺傳因素或後天的環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習慣等引起牙齒排列不齊、上下牙弓間的位置關係異常。牙齒不齊使牙齒的咀嚼效率降低,嚴重的還會導致消化不良及腸胃疾病;牙齒擁擠使菌斑和牙石易於附著,刷牙難以徹底去除,容易發生牙齦腫脹、出血、口腔異味等症狀。

成人期

18~25歲時智齒萌出,由於下頜骨逐漸退化、變小,智齒萌出時往往已沒有足夠的位置,萌出不全或阻生,在牙齦與牙齒之間形成一個較深的盲袋,食物碎屑和細菌容易積存,抵抗力下降時引發牙周炎。

刷牙方法不合理引起相應的疾病。刷牙不到位,菌斑、牙結石沉積,誘發牙周病,促使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嚴重牙周炎者牙齒鬆動、脫落。橫行刷牙過度,使牙頸部出現凹槽(楔狀缺損),遇冷熱刺激出現酸痛,重者發展成牙髓炎甚至牙齒折斷。

預防方法

知道了常見的口腔疾病之後,更要做好口腔平時的保健措施。那麼,要該如何做好口腔保健?

無論齲齒或牙周病均可經由每天的潔牙預防,包括刷牙及使用牙線。理論上,最好在每次吃完東西後便潔牙,否則至少要晚上睡前做一次徹底而有效的清潔。因為清醒時,唾液的分泌有自我清潔的功能,而睡眠時,唾液的分泌量會大為降低,更有利於細菌的作用,對牙齒的傷害更大。

若早餐在家吃,則可選擇在早餐後再刷牙,一天兩次正確的潔牙,可抵過好幾次不得法的刷牙。 刷牙時可參考貝氏刷牙法以2、3顆牙齒為單位,牙刷需先朝牙齦方向,與牙齒的縱軸呈45度置入牙齦溝內,以原地圓周運動的方式,先刷除靠近牙齦溝內的牙菌斑,之後再往上或往下刷牙齒表面,然後再換刷其他顆牙。

刷完外側面、內側面後,再以前後來回刷的方式刷咬合面。 牙刷的選擇,宜毛軟刷頭小,才不會磨耗齒質,刷後牙時也才容易置入後牙區,當牙刷刷毛傾倒分岔時,便是該換牙刷的時候了。

至於牙膏則是刷牙時的啦啦隊,可有可無,牙齒敏感的病患, 可選擇抗敏感配方,有助於減緩症狀,其他如含氟牙膏可預防齲齒,但在潔牙的地位上仍不如牙刷重要。

由於牙刷並無法刷到牙齒的前後鄰接面,所以牙齒鄰接面的牙菌斑需要用牙線來清除。取一段牙線約3、40公分長,以兩手中指將牙線捲起,再以食指將牙線壓入牙縫,靠著一邊的牙齒將牙線延展開後上下滑動,再靠另一邊牙齒表面滑動,清完一個牙縫後可沿原路將牙線取出,或將一手指將牙線放鬆後,以另一手將牙線從牙縫抽出;用過的牙線需捲起,換另一段新的牙線來清理下一個牙縫,如此從上或下牙一側最後一顆牙齒的最後一面,循序清潔到另一側最後一顆牙齒的最後一 面,然後再換新的牙線來清潔另一邊的牙齒。

牙周病患者牙縫較大時,則可以牙間刷來清潔,將牙間刷分別由外往內及由內往外來刷牙縫, 比使用牙線來得容易及有效率。牙線棒因直線距離固定,無法如手捲牙線般可貼著牙齒面,且一根牙線棒從頭用到底,故不建議使用。

而牙籤只用來剔除大塊食物殘渣,不具清潔功能。 不可否認,潔牙過程會花費我們不少時間,但相信「熟能生巧」,每天練習必可輕鬆上手並養成習慣。除了每天潔牙以外,定期半年洗牙以清除牙結石,可補平日潔牙的不足,也能順便檢查口腔狀況,及早發現小問題,及早治療。

分享文章: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